豫剧表演艺术家牛得草
时间:2022-06-23 13:58:43 阅读: 次 作者:
牛得草(1933年-1998年5月30日),男,汉族,著名豫剧丑角大师,国家一级演员。河南省开封市人。原名牛俊国,牛得草是艺名。与陈素真、常香玉和唐喜成等大师一样,牛得草在全国范围内受到豫剧爱好者的喜爱。他技艺精湛,擅长丑角,唱腔诙谐幽默,自成流派。代表作品有《卷席筒》《唐知县审诰命》等,后者由牛得草亲自执笔并主演,在1979年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《七品芝麻官》并获第四届“百花奖”最佳戏曲影片奖。1993年参与春晚,戏曲小品:《群丑争春》。他的学生有金不换(梅花奖得主,现任中国国家一级演员)、张仙草(全国豫剧十大名丑获得者之一) 等人。1998年5月30日,牛老师因病医治无效在郑州逝世,终年65岁。
豫剧表演艺术家牛得草,1933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。小时候他从师豫剧名丑李小需,专攻丑行,宗祥符调,可那时他连个名字也没有。大家管他叫“小牛”。后来团里一位老艺人为他取名“俊国”,并说:“振兴国家就靠你们这一代了!”
解放初期,牛俊国的丑角艺术已颇具特色。1950年曾在河南省汇演中获得角色创造奖,开封的一些老戏迷都爱看他的戏。其中有一位老人叫李春芳,看完戏后常常到后台找牛俊国聊天,两人成了忘年交。一天,李春芳对牛俊国说:“你丑角演得好,可惜名字不风趣,也不好记。大凡名演员都有个好艺名,如梅兰芳、盖叫天等。”牛俊国也有同感,他说:“牛俊国这名字是不怎么样,尤其是在别人叫我时,如果吐音不准或咬字不真,或是听不清楚,就成了‘牛进锅’了,丑牛如果进到锅里,不就成了煮熟的五香酱牛肉了吗?总感觉很不吉利。”而且,俊国这名字与牛先生的演艺职业及他的“小花脸”行当也不对路。
李春芳老人表示要为牛俊国改个艺名。他是一个满腹经纶的清末秀才,回家后,老人翻了一摞古书和字典,终于想出了个好名字。第二天,他找到牛俊国侃侃而谈:
起名要因姓而宜。姓侯的有叫侯得山的,猴子得了山,便可以攀登跳跃,自由玩耍。还有叫侯宝林的,美猴王如果得了果林,就如同得到了风水宝地,便可以有美味可口的鲜果子吃。姓于的有叫于得水的,鱼儿得了水,就可以自在畅游。姓朱的有叫朱得康的,猪如果得了糠,就可以膘肥体胖。姓马的有叫马得料的,马要是能够得到营养丰富的好饲料吃,便可以身强力壮,日行千里,夜行八百。你姓牛,牛儿如果能够得到最喜欢吃的青草,便可以越吃越胖,力大无比,负重劲行,辛勤耕作,万事如意,韧力无尽,事业有成了。我看你应该叫牛得草。
牛俊国听了非常高兴,他说:“老李给我取的这个名字,既幽默,又吉利,而且还颇有‘丑角’演员风趣滑稽个性特征的深刻含义。如今解放了。我从一个要饭孩子和被人看作‘戏子’的穷艺人,成了人民的演员,是党把我从地狱里解放出来,重见天日,有吃有穿,不正是小牛得到了青草吗?太好啦!”
从此,牛俊国的艺名便改为牛得草,字“清泉”,号“料足”,别号“饮水”。牛得草还有个小名叫小林,牛吃饱喝足后,还可以卧到茂密的树林里,美美的休息。牛得草,草、料、水、林俱全,只等奋蹄耕作了。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八个大字:“立志为牛,艺为人民”。
牛得草这艺名,既诙谐富于哲理,又好记,与他的丑角身份很合拍。从此,牛得草奋蹄耕耘,在电影《七品芝麻官》中饰演“当官不为民作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”的小芝麻官一举成名,家喻户晓,他的名字叫红了中原大地。
《七品芝麻官》、《做文章》、《张古董借妻》、《卷席筒》、《拾女婿》、《三不愿意》等等。
1992年11月,农历壬申年: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
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。共设6个奖项,38人获奖。
获奖的戏曲曲艺类演员
金唱片奖:杜近芳、关肃霜、袁世海、刘长瑜、谷文月、赵志刚、王盘声、牛得草、李开敏、倪惠英、马三立、姜昆、杨振雄
由他执笔整理并主演的《唐知县审诰命》1979年进京演出,曾获文化部颁发的剧本整理一等奖和演出一等奖。该剧拍摄为电影《七品芝麻官》后,又荣获第四届《大众电影》“百花奖”和“最佳故事奖”。香港《大公报》撰文称他为“东方的卓别林”。
在博采旁收、广取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,自成流派,“官丑”尤称一绝。他技艺精湛,唱、念、做、舞俱佳,既讲究程式规范,又力求贴近生活;洒脱雅致,寓庄于谐;既有大家风范,又有乡土气息。
豫剧表演艺术家牛得草,1933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。小时候他从师豫剧名丑李小需,专攻丑行,宗祥符调,可那时他连个名字也没有。大家管他叫“小牛”。后来团里一位老艺人为他取名“俊国”,并说:“振兴国家就靠你们这一代了!”
解放初期,牛俊国的丑角艺术已颇具特色。1950年曾在河南省汇演中获得角色创造奖,开封的一些老戏迷都爱看他的戏。其中有一位老人叫李春芳,看完戏后常常到后台找牛俊国聊天,两人成了忘年交。一天,李春芳对牛俊国说:“你丑角演得好,可惜名字不风趣,也不好记。大凡名演员都有个好艺名,如梅兰芳、盖叫天等。”牛俊国也有同感,他说:“牛俊国这名字是不怎么样,尤其是在别人叫我时,如果吐音不准或咬字不真,或是听不清楚,就成了‘牛进锅’了,丑牛如果进到锅里,不就成了煮熟的五香酱牛肉了吗?总感觉很不吉利。”而且,俊国这名字与牛先生的演艺职业及他的“小花脸”行当也不对路。
李春芳老人表示要为牛俊国改个艺名。他是一个满腹经纶的清末秀才,回家后,老人翻了一摞古书和字典,终于想出了个好名字。第二天,他找到牛俊国侃侃而谈:
起名要因姓而宜。姓侯的有叫侯得山的,猴子得了山,便可以攀登跳跃,自由玩耍。还有叫侯宝林的,美猴王如果得了果林,就如同得到了风水宝地,便可以有美味可口的鲜果子吃。姓于的有叫于得水的,鱼儿得了水,就可以自在畅游。姓朱的有叫朱得康的,猪如果得了糠,就可以膘肥体胖。姓马的有叫马得料的,马要是能够得到营养丰富的好饲料吃,便可以身强力壮,日行千里,夜行八百。你姓牛,牛儿如果能够得到最喜欢吃的青草,便可以越吃越胖,力大无比,负重劲行,辛勤耕作,万事如意,韧力无尽,事业有成了。我看你应该叫牛得草。
牛俊国听了非常高兴,他说:“老李给我取的这个名字,既幽默,又吉利,而且还颇有‘丑角’演员风趣滑稽个性特征的深刻含义。如今解放了。我从一个要饭孩子和被人看作‘戏子’的穷艺人,成了人民的演员,是党把我从地狱里解放出来,重见天日,有吃有穿,不正是小牛得到了青草吗?太好啦!”
从此,牛俊国的艺名便改为牛得草,字“清泉”,号“料足”,别号“饮水”。牛得草还有个小名叫小林,牛吃饱喝足后,还可以卧到茂密的树林里,美美的休息。牛得草,草、料、水、林俱全,只等奋蹄耕作了。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八个大字:“立志为牛,艺为人民”。
牛得草这艺名,既诙谐富于哲理,又好记,与他的丑角身份很合拍。从此,牛得草奋蹄耕耘,在电影《七品芝麻官》中饰演“当官不为民作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”的小芝麻官一举成名,家喻户晓,他的名字叫红了中原大地。
《七品芝麻官》、《做文章》、《张古董借妻》、《卷席筒》、《拾女婿》、《三不愿意》等等。
1992年11月,农历壬申年: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
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。共设6个奖项,38人获奖。
获奖的戏曲曲艺类演员
金唱片奖:杜近芳、关肃霜、袁世海、刘长瑜、谷文月、赵志刚、王盘声、牛得草、李开敏、倪惠英、马三立、姜昆、杨振雄
由他执笔整理并主演的《唐知县审诰命》1979年进京演出,曾获文化部颁发的剧本整理一等奖和演出一等奖。该剧拍摄为电影《七品芝麻官》后,又荣获第四届《大众电影》“百花奖”和“最佳故事奖”。香港《大公报》撰文称他为“东方的卓别林”。
在博采旁收、广取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,自成流派,“官丑”尤称一绝。他技艺精湛,唱、念、做、舞俱佳,既讲究程式规范,又力求贴近生活;洒脱雅致,寓庄于谐;既有大家风范,又有乡土气息。


猜你喜欢
目前,豫剧在全国十几个省市都有专业剧团,而豫剧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全国豫剧的大交流大合作。而此次豫剧晋京展演周,不仅是豫剧艺术的精彩亮相,更是豫剧跨省交流合作的一次盛会,展现了“大豫剧”开放的格局和崇高的追求,书写了全国豫剧交流合作的新篇章。...
中国剧协副主席、河南省剧协主席、河南豫剧院名誉院长李树建说:“此次名家名段演唱会,共有14位梅花奖演员、9个剧种同台演出,这是中华戏曲的大发展、大融合、大交流,以后我们要多举办这样的活动,展现可爱、可敬、可亲的中国文化形象,为我们外树河南形象、内强河南精神做出戏剧人应有的贡献。”...
2022年年初,为了给党的二十大献礼,孙现璋开始创作《澶渊之盟》,经过深入学习澶渊之盟的历史背景、事件经过及时代意义,亲自创作了剧本。国家一级作曲吴博艺为剧本作曲。国家一级导演张怀堂担任导演。经过前后3个多月的紧张拍摄,此剧于2022年国庆节期间成功在我市演出。...
2月26日,豫剧现代戏《重渡沟》在哈密南粤文化中心上演。感人的故事情节、饱满的人物形象、强烈的戏剧冲突、精美的舞台制作,不仅给现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剧体验,也为哈密人民带来了一道“艺术大餐”。...
豫剧《红旗渠》以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,战天斗地修建红旗渠为背景,以一户百姓人家命运多舛的现实,以及修建红旗渠艰难困苦的历程而展开,浓郁的亲情、友情、爱情、公仆情贯穿全剧,让观众又走回那难忘的岁月,红色经典的强烈感染力令观众深受感动。该剧热情讴歌了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,是一部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壮歌。...
豫剧《穆桂英大破天门阵》这部文武兼备、唱念做打俱全的传统剧目,更是演员功力的充分体现。尤其第四场“破天门”的武打场面,堪称全剧亮点,一定不能错过了!...
漯河市豫剧团受邀在郑州市新密市大隗镇纸坊村演出《郾城大捷》《七星剑》《战洪州》《必正与妙常》《包青天》《三哭殿》《巾帼雄风》等文武大戏。...
豫剧《朝阳沟》是河南豫剧院三团经典之作,描写高中毕业生银环到未婚夫拴保的家乡朝阳沟参加农业生产,遇到了一连串困难,思想上发生动摇,在基层党支部和群众的帮助下,又由于在劳动中培养起来的对土地和庄稼的深情,使她认识到农村也是知识青年贡献力量的广阔天地,终于在农村扎下根来的故事。...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