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戏剧节热评 || 贾战伟:“白璧微瑕”的曲剧《梨花情》

时间:2025-08-25 20:50:40 阅读:
1997年,越剧《梨花情》以对生活深刻的思辨,巧妙的编排结构(双生双旦),直指时陋的唱词一炮而红,自搬上舞台后屡获殊荣。本次黄河戏剧节,曲剧版《梨花情》亮相舞台,“双生双旦”的编排新颖撩人,演唱直工直令,人物刻画鲜明,整部戏完成度相对较好。但也有部分舞台呈现白璧微瑕,今列出三处个人的看法,与大家探讨。
曲剧梨花情
一、“飞”字应该怎么唱?

钱有良“夸绣品”一段中“鸾凤比翼飞”,以及梨花与钱有良拜堂成亲唱“蓝天白云比翼飞”的“飞”字合辙押韵问题。“飞”在《中州音韵》和《韵学丽珠》等韵书中归入“机微韵”,读音为“方微切”,或是“甫微切”,与现代普通话发音相同,即“Fei”。但在昆曲中,因苏州音里多用单韵母,所以“飞”字在演唱中均为“Fi”,即韵书中的“弗衣切”。如《牡丹亭·惊梦》【皂罗袍】“朝飞暮卷”句,《玉簪记·琴挑》【懒画眉】中“步虚声度许飞琼”。不止是昆曲,大多京剧骨子老戏中,涉及到“飞”,均唱“弗衣切”,即“Fi”。越剧版《梨花情》中,“飞”字也是唱“Fi”音。虽然这些韵书中多标注“Fei”是北方音,但河南至少在清代也即上述很多韵书成编之前一直是公认的中原,是与南、北方并称的一个地理概念,不能简单以北方视之,戏曲音韵也不能简单等同北方音韵。另外,河南大部分地区方言中,“飞”也多发“Fi”音。所以,从归韵的角度看,唱“弗衣切”,阴平,即Fi,似乎更合辙押韵。

二、舞台换装合适吗?

关于两次穿脱红帔的舞台呈现。该剧中女主逃婚偶遇孟云天,第一次脱红帔后,内里的一套衣服如果是小衣包似乎更加美观。第二次舞台上穿红帔,应是演员展示功法,表达此刻对美好婚姻的向往。《抬花轿》也有同样的表演,但演员在穿红色小衣包之时,大辫甩出,舞台动作一气呵成。但曲剧中可能是由于红帔没法完成这种复杂的动作,由四位绣女协助完成,大辫则是穿好帔后由演员自己抽出,既不美观,也没有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。此时的舞台调度可安排荷花下场换装,或许更为妥帖。

三、对“我为你好”这一诡辩的处理

关于剧中冷艳对孟云天说道“你不是爱她,你是在害他”,以及结尾处孟云天用同样的话术蛊惑钱友良“我是在救你”“你也要为别人想想”的谬论,虽是揭示“情”与“钱”的纠葛,但钱有良回应的却是“虽无情却有理,我有口难分。”以及梨花对钱友良这一抛弃的行为指斥其为“人贩子”,后来误会澄清,二人和好,但两人均为对这种看似合理的话术未给予回击和批驳,反而是“夫妻本是同林鸟,只能同甘难共苦”的既视感,那么《寒窑记》《武家坡》中所呈现的贫贱不能移的婚姻还何以坚持?那么众多奉行“鸵鸟主义”者,一句“我离开你是为你好”的理由就变得非常冠冕堂皇。
曲剧梨花情
时代在变,审美在变,在对优秀剧目进行移植并想有所突破,有些地方可以微调,有些需要超越,但有些还必须坚守。

贾战伟,平顶山学院教师,戏剧与影视学博士,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,平顶山市戏剧家协会会员,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。曾获第四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活动评“终评入围”,河南文艺评论推优活动“优秀长评文章”,“戏剧中国” 文论类最佳作品等奖项。改编创作《我的父母我的兵》《叶公问政》等短剧。其中《我的父母我的兵》获“第二届黄河戏剧奖”二等奖,《叶公问政》获“艺蕴中国”优秀原创舞台剧类作品。戏剧评论文章有《评新编豫剧<杜甫:大河之子>》《论粤剧<南海十三郎>的改编》《“异花传粉”与<玩偶之家·下集> 论经典戏剧的当代改写》《戏剧符号学视域中的<牡丹亭>》《戏曲微短剧:中国戏曲传播的新样态》等。

编辑 | 赵嘉荟
校对 | 靳娟娟 李维迪 成文静
初审 | 雪   雪

猜你喜欢

大型豫剧现代戏雪莲花开讲述内高班的故事,展现了人性之美、情感之美、奉献之美,生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初心和使命,传递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核心理念。...
曲剧梨花情剧情简介:花乡绣女梨花、春江秀才孟云天、钱塘商贾钱友良、豪门千金冷艳,他们在追求幸福婚姻的人生途中,陷入了情与钱两难兼得的尴尬窘境。...
豫剧风雨故园是以安姑与周豫才的婚姻悲剧为题材,展现了新旧时代交替下的个人命运与思想冲突。...

现代豫剧青梅

现代豫剧《青梅》这部戏,结构特点很独特。表面上看有些散乱,东打一耙,西打一鎯头,一会儿找娘,一会儿又二红哥出院,一会儿又村上要唱大戏,但她始终有一条暗线穿着。...

豫剧《李三娘》精彩亮相第十届黄河戏剧节

改编后的《李三娘》对李三娘这个人物深度开拓,使之性格更加鲜明,故事更加合理感人。重新创作的大段唱腔更是丰满了人物的感情抒发,拓展了故事的延续和观赏性,为演员提供了声腔艺术的发挥空间。...
豫剧现代戏《黄河滩上的女人》与会专家首先对该剧的演出给予了充分肯定。认为这是一部主题鲜明、立意深刻、情节曲折、表演精湛、舞台呈现完整的好戏。...
全体演职人员发扬一棵菜精神,劲儿往一处使,心往一处想,一切以出精品为目标。团结一致,反复打磨细节,进一步提升艺术品质,力争在戏剧节的舞台上取得优异的成绩!...
三年大灾,对民营院团无疑是一剂重创。在大环境的压力下,海宣池曲剧团在各界领导的帮助下,排除万难,终将《情满幸福院》一剧呈现在舞台之上。讲到此处,周团长压抑不住内心的苦楚,几度哽咽。...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